每到冬天,清晨起床時經常能發現窗戶上有一層薄薄的水霧,嚴重一點甚至會形成水珠。這些水珠往往很難徹底擦除掉,有時凝結在一起會滴落到窗臺上,形成“一灘汪洋”。這種現象通常稱為門窗結露,是門窗上常見的一種問題。
門窗結露是如何出現的呢?如果家里的門窗出現結露現象,又該如何快速定位并且解決呢?
結露形成原因
門窗結露的基本原理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發生冷凝液化。冬天室內外存在一定溫差,尤其到了夜間,人們休息時通常會關緊門窗,室外沒有陽光的溫暖,室內通常會進行適當采暖,溫差進一步加大,室內暖空氣在冰冷的玻璃上出現冷凝。
如何避免結露
隨著門窗技術的發展,人們逐漸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避免門窗結露的解決方案。核心原理是從源頭解決冷凝水的成因——空氣與玻璃的溫差。
系統門窗中常采用中空玻璃的設計方案。中空玻璃內置分子篩干燥劑,能吸收中空層的水分,一方面干燥空氣可以降低空氣的導熱性,另一方面避免中空玻璃內部出現冷凝水。
結合系統門窗出色的密封性和保溫性,室內外兩側的玻璃處于不同溫度且互不干擾,也不會與各自側的空氣形成較大的溫差,因而大幅降低玻璃結露現象的發生概率。
如何排查家里門窗結露的原因
玻璃
如果家里的門窗采用的是普通單層玻璃,那么室內外的溫度變化都很容易在玻璃上反應出來,結露現象很難避免。
建議盡快選擇更換成系統門窗,避免玻璃結露現象影響生活質量。同時在更換之前,建議在門窗底部放置一條吸水性強的毛巾,避免冷凝水滴落流淌,破壞家具,經常檢查更換毛巾即可。
如果家里已經采用系統門窗,仍出現結露現象,可根據冷凝水所處地方排查。如果冷凝水出現在中空玻璃的中間,則意味著中空玻璃性能失效,需及時更換玻璃;如果冷凝水出現在室內側,則需要繼續往下排查。
密封膠條
系統門窗通常采用三元乙丙膠膠條進行有效密封處理,它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及彈性,關上門窗可實現出色的氣密性。
膠條密封不規范、膠條品質不過關,會導致系統門窗的氣密性失效,在門窗局部范圍內實現溫度失衡,進而出現溫差過大而發生空氣冷凝。
隔熱條
隔熱條應用在系統門窗的型材之間,起到“斷橋”的作用,即阻斷溫差通過金屬窗框的傳導。
劣質的隔熱條不僅隔熱性能差,機械性能也常與鋁型材無法匹配,容易出現連接不穩定、漏水等問題。不合格的隔熱條會導致系統門窗的保溫性能大幅降低,無法為中空玻璃兩側提供穩定溫差提供必要條件。
簡單總結如下:
家里沒有采用系統門窗的,則建議盡快更換成品質合格的系統門窗;
家里已經采用系統門窗的,則建議進行合理維護或進行售后處理。